时间:2024-09-06 17:56:24 来源:常见问题
(原标题:强邦新材上半年业绩承压:毛利率持续走低,应收账款周转率弱同行)
9月7日,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召开2023年第70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安徽强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邦新材)的首发上会事项。
此前,证监会官网更新了强邦新材回复深交所的两轮问询函。其中,有关公司收入波动、主要经销客户、毛利率等问题都受到监管多重关注。
强邦新材是一家主要是做印刷版材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公司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印刷书籍报刊、画册说明书、波纹纸箱、食品包装盒(袋)、药品包装物、不干胶标签、RFID电子标签等多种印刷品。
历经近20年的发展,强邦新材已拥有7条胶印版材生产线条柔性版材生产线,公司产品销往国内及境外60余个国家和地区。根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器材分会出具的说明,强邦新材在2022年的销售规模位列国内第二,仅次于乐凯华光。
业绩方面,从2020年-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强邦新材的营业收入分别是10.93亿元、15.03亿元和15.88亿元,营收增长较为稳定。
然而受到2020年下半年以来的主要原材料铝卷采购价格大大上涨及确认股份支付费用所致,同时期,公司净利润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67.72万元、7046.70万元和9889.16万元。
除了净利润有所波动外,从公司披露的最新数据分析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强邦新材业绩营收、净利双双遭遇下滑。
2023年1-6月,强邦新材的营业收入为6.75亿元,同比下滑16.98%;净利润4257.79万元,同比下滑17.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52.46万元,同比下滑9.35%。
此外,强邦新材的业绩收入中,有四成上下都来自境外销售。而目前,韩国、印度等国家出于贸易保护目的,对原产于中国境内的印刷版材征收反倾销税,可能会对公司产品的出口带来不利影响。多重因素影响下,对于强邦新材的业绩面来说,都是个不小的考验。
根据招股书显示,强邦新材的产品营销售卖主要以经销模式为主。报告期内,公司98%以上的收入都来自经销模式,各期经销模式收入分别是10.62亿元、14.55亿元和15.32亿元,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占比分别是98.42%、98.65%和98.35%。
直销模式各期收入占比则不足2%,报告期内,直销收入分别是1706.86万元、1991.97万元和2568.15万元,占比分别为1.58%、1.35%和1.65%。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经销模式附加值低,而且容易受到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成长性较弱,存在业绩结构的安全性低等问题。但经销模式能形成较大的现金流,从营收规模上会比较“亮眼”。
此外,在正常的情况下,公司销售定价时需要仔细考虑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为了给予经销商更低的销售价格,经销模式的毛利率要略低于直销模式。
由于主要依赖经销模式销售产品,报告期各期,强邦新材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是15.43%、11.68%和12.99%,在剔除运费影响后,各期综合毛利率分别是17.72%、13.32%和14.17%,三年也下滑了3.55个百分点。
强邦新材也在招股书中提到经销商管理的风险问题,“若公司未来对经销商不能实施持续有效的管理,或与经销商的合作伙伴关系恶化,则公司营销网络渠道建设和品牌形象将会受到负面影响,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某些特定的程度的不利影响。”
据了解,强邦新材的产品计算机显示终端主要为国内外各地的印刷厂、制版企业,数量众多且较为分散。报告期内,强邦新材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09亿元、1.70亿元和1.76亿元,占流动资产的占比分别是21.58%、22.96%以及20.29%。
另一边,强邦新材的应收账款余额总体也位于高位,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49亿元、2.20亿元和2.24亿元,占报告期各期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是22.83%、14.65%和14.12%。在过去三个完整年度,公司应收账款余额都总体都保持在2亿元以上。
在招股书中,强邦新材各期应收账款的账龄96%以上都大多分布在在1年以内,同时,公司坏账准备综合计提占比分别是5.01%、5.06%和5.22%,坏账准备分别为1249.74万元、1114.34万元和1171.56万元。
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是4.34次、6.40次和7.15次,而同一时间,同行业可比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是9.47次、13.92次和28.39次。以2022年为例,同行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要高于强邦新材21.24个百分点。
强邦新材在招股书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处于行业中游水平,而汇达印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远高于同行业水平,主要系采用不一样的定价和销售策略,对国内客户采用先款后货、国外客户采用预付款60%发货的销售模式所致。(港湾财经出品)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