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20:04:25 来源:铝圆片
银元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作为一种贯穿近代中国百年历史的货币,我们不但经常能在各种影视作品中看见它们,很多家庭更不可思议的是长辈传下来的实物,但要说到银元在当时的购买力、现在的价值以及怎么样分辨银元的真伪,很多现代人可能并不是非常清楚。
清代末期,银元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造币方式的一次革命。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光绪年间,小额交易用的基本是范铸法的铜币,大额交易通常使用银两(银锭)。在清代,相关法令上没有规定白银作为货币的形式,各地银楼几乎能随意铸造,成色也是参差不齐。人们在用白银交易时往往很不方便,需要将不同重量、成色的银子折合计算。所以,当有固定成色和重量的海外银元流入中国时,很快就被老百姓接受,加之其制作精美,银元价格还能高于本身的银子实价。
其实,从明代开始,欧洲银元就随着对外贸易进入中国,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在全国上下已极为流行。嘉庆四年(1799年)查抄和珅家产,据记录有“五万八千圆”,可见外国银元流通面极广。道光时期的《清宣宗实录》记载了多种在华流通的外国银币,其中有一种叫“蝙蝠”。但同时期没这个图案的外国银币,所以推测其可能为墨西哥鹰洋,有人把老鹰看成蝙蝠,另外可能也是取其吉祥之意,因为“蝠”和“福”同音。后来,在中国自己制作的银元上还真的出现了蝙蝠的图案。
道光到咸丰年间,有的地方使用一些“土法炼钢”模式,以手工打制或者半机制的方法制作了一些银元,但因各种缘由没有推广开来。直到光绪十三年(1887年),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看见市面上全是外国银币,奏请自铸银元,用以。经常使用外国货币,除了政治上的不良影响外,在贸易中使用银锭也容易吃亏。因为外国银币含银多为九成上下,同重量的清代银锭含银量往往更高。
经过多次修改,广东造的七钱二分银元最终成为中国正式的新银元。这种有着蟠龙纹和中英满三种文字的银元被称为龙洋,在当时被各省纷纷仿铸。龙洋除了一元的主币,还有五角、两角、一角这样的小面值辅币。各省督抚把铸币看成一种财源,往往采取会导致银元本身贬值的模式,往银元里掺入更多的铜,导致当时五枚两角的辅币不一定可以换一枚一元主币。
民国时期,银元品种变得更复杂,含银量不足的情况也愈加严重。当时军阀割据,地方豪强动不动就自己发行货币,质量上偷工减料是很常见的事。而大家最熟悉的“袁大头”,在这一段时期依靠用料实诚,成为中国老银元的代表。1913年,袁世凯担任民国大总统后,开始着手整顿币制,发行全国统一的袁世凯头像银元,并于民国三年(1914年)颁布了《国币条例》,规定“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等。同年,袁像银元正式开铸流通。因为有法令规定含银量,这种银元的购买力十分坚挺,在流通中获得广泛认可。
1916年,袁世凯复辟失败离世,全国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当时的统治者都忙于争夺地盘,没有心思重新开模制造新的货币,袁像银元继续铸造流通,相继发行了八年、九年、十年等版本。直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实际掌权者,决定停铸袁像银元,改铸两种孙中山头像的银元。不过,之前袁像银元已经铸造了7.5亿枚,成为市场主体货币,此时不敢贸然取消使用。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开始发行纸币,虽然这一时期纸币为主要流通货币,但银元仍参与流通,民间仍旧视银元为硬通货。1948年,法币体系崩溃,纸币很快如同废纸,这时银元的价值再次凸显,百姓只认银元。
知名中医陈存仁所著《银元时代生活史》结合大量详实数据,用银元作为度量衡真实再现了旧上海的种种生活状况。该书细节丰富,如同一个时代的账本,对银元在当时的购买力做了非常详尽的记录,其中不仅包括日常衣食住行的花费,还有购买玉石、皮衣、古董字画等“奢侈品”的价格。读后让人感叹,即使是动荡岁月,只要善于理财,合理使用包括银元在内的硬通货,也能生活得很好。
中国老银元依靠在近代几十年时间里打下来的硬通货口碑,在收藏圈一直是热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各种“收藏热”中,邮票、电话卡等同期品类大多落寞,老银元却是“越战越勇”,甚至有收藏爱好者笑称“老银元是唯一在同一时间段内跑赢一线城市房价的品种”。银元价格飞涨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造假者慢慢的变多、越来越“精”,过去民间流传的敲和吹的方法,现在通常只能识别20世纪90年代的初级仿品。收藏老银元和收藏大部分古玩一样,找个靠谱的师傅入门很重要。虽然有不少相关书籍能学习,网上也有一些帖子介绍诀窍,比如看边齿、看内齿、看包浆等,但依靠这一些细节来判断真假,需要收藏者对这个品类极为熟悉,如果有一个细节不对就可能出岔子。因此,初学者最好是多看少买、多问高手,如果是按图索骥,交点“学费”就在所难免了。
(作者系北京ZDGS艺术品鉴定公司评级师,配图均由作者提供,本文首发于《中国文化报》2023年9月5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