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赢电竞官网

专业的铝圆片生产者

先进高效的生成铝圆片生产设备,月产量1500吨!

首页 > 产品中心 > 铝圆片

“袁大头”的前世今生袁世凯执政不过四载袁大头却流通数十年

时间:2024-03-11 15:07:01 来源:铝圆片

  所谓“袁大头”,其实是对“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的俗称,为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推行货币改革后所发行。然而,袁世凯作为民国初期的国家元首,其前后执掌大权也不过仅仅四年,但“袁大头”的流通却一直持续到了新中国以后。那么,“袁大头”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又为何能够流通这么长的时间呢?

  清末为抵抗外币铸造银币,规格难以统一导致币制混乱清朝末期,由于朝廷对于金银的铸造采取放任态度,并未制定统一的标准,结果导致各地所铸银锭的成色和器形都不一样,不仅换算不便,而且也无法予以通用,导致流通性很差,这导致清末时期的货币制度极为混乱。

  此后,随着西方势力的逐渐渗透,统一价格标准的外国银元随之进入市场,因其价格标准、使用起来更便捷,因而很受百姓欢迎。鉴于此,虽然对清朝的货币产生了极大冲击,但清廷还是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承认了外国银元的流通。到了光绪年间,为了不彻底被外币抢占市场,张之洞从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始试制清朝自己的银元,因其背面为盘龙图样,因此也被称为“龙洋”。随着试制成功,江南、北洋、浙江、安徽、奉天、吉林、湖南、福建、四川、云南等省也开始纷纷仿效张之洞的创举,开始自行铸造银元。

  清廷则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天津筹建制造银钱总厂,并开始试制和发行银币,但因对于对制定银元面值标准犹豫不定,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才正式发行了光绪元宝,后来又先后发行了大清银币、宣统元宝等,甚至还曾尝试以金本位制发行大清金币。然而,由于当时清朝各地已经自行生产银币,清廷虽然在宣统二年(1910年)颁布了《币制则例》,但还没有来得及统一币制,清朝便灭亡了。

  因此,由于当时天下各地的银币并无统一规格,导致各省督造的银元重量和成色各不相同,数量上更是难以控制,反而导致当时的货币市场愈发混乱。北洋政府大力推动币制改革,“袁大头”出现并开始迅速流通“辛亥革命”爆发后,虽然皇帝被推翻了,可天下却并不太平,各省割据势力趁机而起,各省军费需求量极大,那么来钱最快的办法是什么呢?当然是自己造钱了,于是各地开始毫无节制地赶制银元,甚至滥铸铜圆,滥发钞票和军用票,导致货币进一步混乱。

  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中央财政危机已经极为严重,当时国内流通的中外货币多达百种以上,不仅规格不一、折算繁琐导致流通混乱,而且由于没本位货币,导致绝大多数货币都没有信誉度可言,民间对此怨言极深。为了走出财政困境,解决货币危机,通过提升货币信誉度来巩固民心,北洋政府最终决定推动货币改革,铸发新币。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和《国币条例施行细则》,推行银本位制,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即以“一圆银币”为本位货币。

  于是,在民国三年(1914年)12月和民国四年(1915年)2月,按照《国币条例》规定,造币总厂和江南造币厂开始铸造一圆银币。而袁世凯为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则有意将自己的头像印在了货币正面,这也是其被称为“袁大头”的根本原因。依规定,当时先后一共铸发了三种不一样的材质的货币,其中银币有圆、中圆(五角)、贰角、壹角四种,镍币一种(五分),铜币则有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五种。其换算方式为十进位,壹圆等于十角,一角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

  “袁大头”(即壹圆银币)不仅造型规整、图案新颖,而且币型统一,成色、重量都有严格规定,而且银本位的推行使其信誉良好,因此很快便被市场所接受,得以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在极短的时间内,“袁大头”便成为了市场上的主要硬通货币,其他劣币迅速退出市场。由于市场流通需求量比较大,因此“袁大头”的铸发量不断增大,根据统计,仅南京造币厂在民国四年(1915年)2月至民国五年(1916年)期间,铸发量就达到了379819210元。

  虽然袁世凯的统治仅仅持续了不到四年,其本人便在民国五年(1916年)6月去世,之后北洋政府迅速崩溃,中国再度陷入军阀混战之中,然而即使如此,由于“袁大头”良好的信誉,其铸发量虽然有所减少,但仍然长期被作为主流货币,并持续铸发至1929年。国民政府先后两次币制改革,始终难以撼动“袁大头”地位“银两”作为我国自古以来通行的货币单位,虽然民国以后银元慢慢的变成为主流货币,但银两制度却始终没有被废除,因此始终存在着银两银元并行流通的局面,这虽然给商品交易造成了一定不便,但最大的问题还是阻碍了银行业的发展,因此当时银行家们极力主张废两改元。

  1928年10月10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便制定了《国币条例草案》,确定了本位币仍是银元。之后,又于1933年3月1日发布了《废两改元令》,4月5日又发布了《关于废两改用银本币的布告》,其中规定:自4月6日起,“一律改用银元,不得再用银两”从此完全废止了银两流通,结束了中国近千年的银两制。“废两改元”之后,银元仍然被作为主要货币进行流通,直到1935年,由于国外大量收购白银,导致国内爆发银元危机,国民政府为了挽救经济,便于同年11月3日宣布实施《紧急安定货币金融办法》,11月4日实施《法币规定》,开始强制推行法币,银元作为合法货币的历史就此结束。

  为了确保法币的推行,国民政府还要求各金融机关和民间储藏之白银、银元统一由中央银行收兑,并规定法币汇价为1元等于英镑1先令2.5便士(后又与美元挂钩),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推行之初,倒也流行了一段时间,但银元同样是主流货币之一。然而,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爆发,国民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导致法币的发行量暴增,1937年抗战前法币发行不过14亿元,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后便增长到了5千亿元,而到1947年便又暴增到了16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增发,直接引发法币急速贬值。眼看法币走向崩溃,国民政府为了挽救财政危机,更未解决日益庞大的军费开支,不得不再度推行货币改革,于1948年8月开始发型金圆券,同时宣布废除法币。

  国民政府此举本是为了遏制物价的不断上涨,因此货币改革的同时,也出台了极为严厉的限价措施,规定“全国各地各种物品及劳务价,应按照1948年8月19日各该地各种物品货价依兑换率折合金圆券出售”。然而,如此严厉的干涉措施,非但没能遏制物价,反而导致了商品流通的瘫痪,结果交易全部转入了黑市。如此情况,国民政府不得不于1948年10月1日宣布放弃限价,准许百姓持有金银外币,并提高与金圆券的兑换率,结果物价再度飞涨,金圆券也迅速贬值。

  1948年10月11日,国民政府又颁布了《修改金圆券发行办法》,取消发行总额的限制,于是国民政府的印钞机全速开动,到1949年6月时,金圆券的发行量便达到了130多万亿,已超越了原定发行量的6.5万倍。为便于流通,金圆券的面额也是慢慢的变大,发行最初的最高面额不过一百元,到最后竟然出现了五十万元、一百万元的巨额大票。如此快速的贬值,直接引发金圆券流通不到一年,便已经形同废纸,国民政府的财政也就此全面崩溃。

  正是由于法币和金圆券的信誉度根本没办法保证,导致市场上仍然有大量“袁大头”在持续流通。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云南、西藏等西南边陲地区,当地百姓们在货币流通方面仍然只认可信誉更高的“袁大头”,为了稳定边疆的政治和经济,我国1951年甚至还曾铸发过袁大头。如上所述,由于“袁大头”良好的信誉度,其在近代历史中的流通力与影响力极为强大,直到上世纪60年代,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按一定比价收兑银元,再加上纸币的逐渐大规模流通,“袁大头”这才逐步退出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