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赢电竞官网

专业的铝圆片生产者

先进高效的生成铝圆片生产设备,月产量1500吨!

首页 > 产品中心 > u赢电竞官网app下载/铝卷

【“四个面向”成就系列报道②】决胜经济主战场 发展新质生产力

时间:2024-06-29 12:12:10 来源:u赢电竞官网app下载/铝卷

  借助AI和5G,我国最大煤炭下水港全面采用语音装船技术,港口作业效率逐步提升;自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以来,国产大飞机C919航班平均客座率近80%;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完成吊装,单台机组年平均发电量高达7200万千瓦时……

  近年来,面向经济主战场,科学技术创新正如一股股“源头活水”,持续为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磅礴势能。

  在科技创新引领下,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不断提质升级,各行各业绿色低碳转型迈出新步伐。

  2024年6月,1300多万考生奔赴考场,参加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高考。写作文、解数学题、报志愿……国产大模型与考生同步“赶考”,激烈竞逐“AI状元”。

  2023年以来,国产大模型追星赶月、密集“上新”。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近年来更是为医疗、教育、交通、制造业等千行百业深度赋能。

  今年我国5G商用迎来5周年。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364.7万个,5G应用已融入74个国民经济大类,“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1万个。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5G商用5年来,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5.6万亿元,间接带动总产出约14万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面向经济主战场,近年来,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深入实施,新产业迅速增加,新业态持续向好,新模式纷纷涌现,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有力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和韧性。

  积极把握人工智能、物联网、5G、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数字化的经济成为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以及经济转型增长的“新蓝海”,数据正在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据统计,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到32.85泽字节(ZB),同比增长22.44%。

  不仅如此,诸多新兴起的产业方兴未艾,值得期待:低空经济成为热点,2023年,我国交付民用无人机超过317万架,通用航空制造业产值超过510亿元,同比增长近60%;今年5月,智能车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7%,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36.3%……

  尤其亮眼的是,经过长期狠练科学技术创新“内功”,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成为中国外贸“新三样”。2023年,“新三样”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9%,中国成为全世界汽车制造和太阳能装机容量第一大国,中国制造令世界刮目相看。

  2023年6月,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轧制成功厚度0.1毫米的宽幅超薄无取向电工钢,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的研发和生产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种“手撕钢”可用于高精尖设备、高效电机、高端无人机、高端家用电器、高端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2024年3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掘支运一体化智能快速掘进系统“煤海蛟龙”,首次在复杂围岩条件下实现月进尺突破千米级,有力解决了复杂围岩条件下煤矿巷道快速掘进的难题。

  世界最薄“手撕钢”的研制、“煤海蛟龙”在煤矿巷道掘进中的应用,是近年来中国传统产业聚力创新、提质升级的缩影。

  2022年7月,国内首条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高品质铝合金板带材连续热处理生产线正式点火启动,解决了国内高品质铝板带材热处理生产线年年底,我国首条万吨级阻燃莱赛尔纤维生产线一次开车成功,可生产具有持久阻燃性能的高技术纤维新材料;2024年4月,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柴油机正式对外发布,再次引领我国内燃机行业技术升级……

  ▲2023年年底,我国首条万吨级阻燃莱赛尔纤维生产线一次开车成功。图片来自:通用技术集团

  近年来,瞄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我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科学技术创新持续引领产业创新,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渐完备,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提质升级。

  在此过程中,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层次地融合,数字化的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层次地融合,AI与制造业深层次地融合。据统计,今年1至4月份,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提高8.5%,高技术产业投资提高11.1%。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达到3.2万亿以上;建成60多家“灯塔工厂”,占全球“灯塔工厂”总数的40%。

  6月5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加注生物航煤的国产大飞机C919平稳降落。同日,我国自主研发的ARJ21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完成生物航煤试飞工作。

  这是国产商用飞机首次加注生物航煤并试飞成功。相比传统航煤,生物航煤全生命周期可降低50%以上的碳排放量。

  ▲2024年6月5日,加注生物航煤的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图片来自:中国石化

  2023年7月,我国首次实现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该项目制氢规模达到每年2万吨。

  绿氢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直接制取,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炼化工业将是绿氢实现工业领域降碳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不止航空和炼化工业,借助绿色科技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绿色低碳转型正在按下“加速键”。

  2022年4月,全国首个百万千瓦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示范项目建成投产,是国内清洁绿色、高效低碳煤电机组的典型代表;今年3月,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进行了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氢能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今年5月,全球最大的煤制乙醇项目在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成投产,项目采用洁净煤技术,生产石油替代产品……

  ▲2024年3月,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进行了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李颜君 摄

  顺应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之大势,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交出令人欣慰的绿色低碳发展“成绩单”。

  目前,我国已在国家层面累计培育绿色工厂5095家、绿色工业园区37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05家,培育绿色制造专业化服务机构500余家。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达到15.85亿千瓦,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2.9%;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6.4%,对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度超过40%。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面向经济主战场,科学技术创新正在大江南北催生新的活力,激发深层潜力,助力经济发展更加行稳致远。

  原标题:《【“四个面向”成就系列报道②】决胜经济主战场 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